1928年由黎锦晖先生,谱写的一首《桃花江是美人窝》。把桃江出美女的传说唱遍了海内外。自此,桃江出美女,就风行起来,于是无数的君子们,就开始莫名来到了桃江,踏上了寻美旅途。
歌曲描述桃江美人“全是伶伶俐俐 小小巧巧 婷婷袅袅 多媚多娇,那些肥一点儿的 肥得多么称 多么匀 多么俊俏 多么筠……”那她形成的原因历史文献中也没有过记载,他产生的秘密似乎被埋葬,我们唯有通过我县的一点点考古发现去发现他的一丝丝起源的线索。
桃江县沾溪乡常田坊村麦子园,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遗存,当时根据采集的陶器标本推测其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末至商周时期。2008年9-10月,为配合益阳桃花江核电站工程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后该遗址被评为2008年湖南省20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其实考古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惊世文物,而是在寻找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已经丢失的记忆。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考古工地的种类很多,有墓葬、房址、灰坑、各种手工业作坊以及车马坑、祭祀坑之类。前期需要钻探。除了挖掘工作以外,还会用到测量、绘图、陶片的清洗拼对、浮选等各种繁琐的工作。历史文献记载缺失的内容,因为无数的考古资料与科学研究变得丰满起来,从而重塑起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中国故事。
麦子园遗址地处资水下游山壑之间的一个小盆地,距遗址1.5公里有沾溪河自西南向东北从盆地中部流过,注入资水,麦子园遗址就位于沾溪河东岸一级台地的一处小山包上。遗址地层堆积厚2米,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缓坡状堆积。
麦子园遗址通过挖掘,发现有商代、西周、东周和宋代的文化遗存。清理出商周时期遗迹有灰坑18 个、房址5座、灰沟3条、火塘2个、窑址1座、墓葬1座,出土的遗物有石器、陶器、 青铜器、铁器等,其中商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并体现出资水下游一种新的地方文化类型因素,被称之为麦子园类文化遗存。这是对麦子园遗址价值的极高肯定可以说这里是桃江已知发现最早“美人窝”发源之地。
这里商时期遗迹包括有房址、墓葬、火塘、灰沟、灰坑。遗迹都呈东西和南北向,反映了当时的聚落布局和居民的生活。房址大多为南北向,且结构一致,位置基本重叠,说明了遗址使用的连续性。有的灰坑可能与宗教祭祀有关,发现较多炭末和红烧土颗粒等现象,推测经过火烧。出土的陶罐、缸、簋(guǐ)和圈足等做工规整,形制特殊。出土了云雷纹盆、大镂空圈足器,出土了黑皮陶高领罐、喇叭形鶯,以及冶炼青铜器的石范,因此该聚落可能具有一定的等级。
西周时期遗存较少,其中出土两件摆放有序的青铜环,或与宗教祭祀有关。本期还出土有刻画石是珍贵的艺术品。其石料中含有一小块绿玉,非产自本地,可能是交换而来。与上期主要利用砾石不同,这一期较多使用当地的山石加工石器。岀土的多种网坠说明捕鱼经济的发展。
东周时期遗迹中有陶窑。相关遗迹有丢掷陶器废品的陶垫 (拍)、颜料石、可拼接组合的豆身与豆柄、鼎身与鼎足,以及烧制变形的陶罐等遗物。这一区域应为陶制品生产区。
宋代遗存有道路和墓葬,出土遗物主要为20件瓷器和1件铜镜。瓷器 基本都可修复,胎质坚硬,釉色以青黄釉为主,酱黑色和灰色次之。器形有杯、盘、碗、 壶和擂钵。
商时期遗迹:
1、墓葬仅发现1座(图一)。墓坑开口平面近长方形,坑壁斜直内收,坑底斜平。墓坑不甚规整。墓长2.2、宽0.45-0.7,现存深度0.14-0.3米。墓底南端中部放置一块较大砾石,推测是墓主头枕之处。墓内出土一些石器,还有多件可复原的陶器,如高领罐、釜、篦、盂等 。(图二复原陶器)
图一 麦子园遗址商代墓葬
图二 墓葬红陶复原图
2、房址
共发现5座,其中最大平面呈长方形,房屋长6.25、进深3.14米,分3个开间。西面中部两个柱洞相距1 米,门道或在此处。
3.火塘
共发现2座。平面呈不规整的“凸”字形,斜壁,浅平底。长2.2、宽2.3、深0.12米。包含有大量炭末和烧土颗粒。火塘内出土部分石块和陶片,陶器可辨器形有罐、釜、缸。火塘平面凸出部分应与进风、添柴、扒灰的功能有关。火塘中部南北两侧各有一小型柱洞,其上或曾有屋棚。
4.灰沟
共发现2条。浅灰色填土较紧密。坑内出 土部分石块和少量陶片。
5.灰坑
共发现9座。填土为灰黑色,质地松软,包含大量炭末及红烧土块,可见明显火烧痕迹(推测其与宗教意识行为有关)。出土较多陶片和石块。有多件陶器制作规整,纹饰精美,如簋、大圈足器、 高领罐、大口罐等。
6、器物
以红陶和灰陶为主,还有少量黑陶和橙陶。按陶片数量统计,泥质陶最多,占 85.05%,夹砂陶占14.95% 。按可辨器形数量统计,泥质陶31%,夹砂陶69% 。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为弦纹、刻划纹等。器形以罐、釜、鬲、豆为主,还有缸、盆、盘、钵、器盖等。其中罐 共24件。以泥质红陶为主,形制规整。缸 共12件。簋3件。钵6件。盆3件。盘3件,泥质红陶,敞口,圆唇,斜沿。腹部有红彩痕迹。釜共22件,皆为口沿残片。瓮1件,泥质灰陶。圆唇,敛口。肩部饰两道凹弦纹。口径25、残高 3.2厘米。豆2件。1件可复原,1件仅存豆柄,泥质黑陶,通体磨光。敞口, 圆唇,折腹,竹节形细长柄,喇叭形圈足。足饰凹弦纹和三组圆点镂孔。有红彩痕迹。口径15.8、足径10.8厘米,泥质灰陶。圆柱形空心柄。残高 8.6厘米。圈足4件。盂1件,泥质灰陶。圆唇,圆鼓腹,平底。器盖5件,夹砂红陶。 纺轮2件,泥质红陶。 剖面呈梯形,中间有一穿孔。底面刻划放射状线纹。直径3.5、厚0.9厘米。代表性器物有(图三)罐,平沿,微束颈。泥质灰陶。侈口,方唇,下腹斜收,平底。沿下饰多道弦纹,肩腹部内折,转折处有一道台棱,平底外饰一圈花边。口径13.9.腹径 21、底径10.8、高18.3厘米。(图四)盆,平沿。泥质灰陶,通体磨光。直口,直腹下部内折。腹上部 饰两道凹弦纹,中部饰上下两组云雷纹。口径26.5、残高8.2厘米。
图三 商代罐
图四 商代盆
石器有斧、小刀、簇、碾槽、凿、砺石、锥和范等。斧6件,质地为砾石。碾槽1件,砺石中部掏空而成,可见使用痕迹。矛形器1件,长条形,剖面呈三角形,两侧腰部各打出两个对称缺 口。镰2件,双翼扁平,断面呈菱形,铤残。残长4.2、宽1.8、背厚04厘米。镰形器1件,通体磨制。呈三角形,双翼扁平,前锋剖面呈菱形。残长3.9、宽3.8、背厚0.8厘米。凿2件,长条形,一端两面磨制成刃,另一端残缺。锥4件,锥尖为磨制。长椎形,尖部可见使用痕迹。砺石1件,双面磨制。局部残缺,长扁形,起脊,一端厚,一端薄。
其中有石范(图五)与计数石(图六)颇具特色。石范1件。剖面呈半圆形,内部平面呈梯形,有两个凹模,分别为刀 刃部槽印和圆形刀柄、刀刃的局部,其中可见青铜溶液残痕。两侧有四处对称的捆梆凹痕。残长11.8、宽6.1、厚3.8厘米。计数石是颗粒较小的砾石,大小接近,集中出土,第8层岀土54颗,第9层出土30颗。 其最大长4、最大宽2、最大厚度1.4厘米。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包括灰坑、灰沟两种。灰坑5个。灰沟1条。
图五 石范 图六 计数石
遗物以红陶和灰陶为主,还有少量黑陶和橙陶。按陶片数量统计,泥质陶最多,占 85.05%,夹砂陶占14.95% 。按可辨器形数量统计,泥质陶31%,夹砂陶69% 。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为弦纹、刻划纹等。器形以罐、釜、鬲、豆为主,还 有缸、盆、盘、钵、器盖等。其中罐 共15件。釜共14件。盆2件。钵2件。缸 共4件。均为残片。豆8件,泥质陶,均为残件。豆盘3件,泥质红陶。敛口,圆唇,斜弧腹。圈足1件,夹砂灰陶。圈足外撇。器盖1件,夹砂红陶。饼形器盖捉手,盖面斜直。陶球1件,夹砂红陶。扁圆形,器表粗糙。纺轮1件,泥质灰陶,圆饼形,中间穿孔,一面分界线上有两组细小圆点纹。鬲足共8件,均夹砂红陶,部分可见绳纹。
其他石器10件(石斧1件,石凿1件,石刀2件,石镰2件,石矛形器2件,砺石1件,刻画石1件)。青铜器环2件。刻画石(图七 图八)。为近正方形的石板。两面磨光,有刻划的十字格,一面有绿色玉石痕迹,刻有鱼形图案;另一面刻有1条鱼和1只鸟。长、宽6.6、厚1.8厘米。青铜环(图九)。圆形,模范合制,外侧磨制抛光,内侧可见合范范线。直径5.7、厚0.4厘米。
图七 刻画石1 图八 刻画石2
图九 铜环
东周时期文化遗存:
有陶窑1座、灰坑7座。陶窑呈圆角长方形,底部略有坡度,东高西低。长2.36、宽 0.56、现存高度0.28米,四壁烧结厚度 0.1-0.2米。填土为较松软的灰褐土,底部留存厚约0.03~0.1米的黑色灰烬。现存部分应为火膛。窑内未见遗物。
灰坑土遗物丰富,有石器、大量陶片和少量铁器。陶器类以罐、鬲、盆、豆为主,另有簋、鼎、盘、盏、盂、陶拍、纺轮、网坠等。以红陶和灰陶为主,少量黑陶和橙陶。陶质方面,泥质陶最多,占70.89%,夹砂陶占28.71%,硬陶占0.4% 。按可辨器形数量统计,泥质陶占38.54%,夹砂陶占56.25%,硬陶占5.21% 。其中,罐共10件。鬲足33件。圆柱形。盆12件。泥质陶,器形较大。篦1件。鼎5件。盂2件。豆15件。无完整器,有盘、柄和 圈足。豆盘4件。纹饰多为绳纹,弦纹、方格纹等比例不大。豆柄10件。圈足1件,泥质红陶,喇叭口形,残高5厘米泥质红陶。钵1件。夹砂灰陶,制作不规整。敞口,圆唇,弧腹。盘1件,泥质红陶,敞口,方唇,斜直腹部分内凹,平底。盏1件。泥质红陶,方唇,敛口,弧腹。陶垫(拍)1件,泥质红陶。锥状,中部穿孔内壁可见旋转痕迹。纺轮2件。网坠28件。
出土烧制变形的陶罐和可组装的鼎身与鼎耳,豆盘与豆柄。已复原的罐(图十)。泥质灰色硬陶。唇有凸棱,斜沿,敞口,溜肩,圆鼓腹,腹 中下部烧制变形内凹,底内凹。颈部以下满饰粗绳纹。口径18.7、腹径30.6、底径10、高 32.8厘米。盆(图十一)斜沿。标本H10 : 2,红陶。圆唇,敞口,束颈,鼓腹,底内凹。口径32.6、底径9.6、高19.6厘米。簋(图十二)篦1件。标本H2 : 1,黑衣红陶。方唇,子母口,弧腹,足残。腹部饰三道凹弦纹,中间绘有网格纹。口径21、残高13.2厘米。盂(图十三)。标本H10 : 1,泥质黑衣 红陶。方唇,平沿,束颈,深弧腹,底 内凹。口径22.3、底径7.8、高11.4厘米
其他有石斧、刻刀、镰、环、饰件、砺石、颜料石和铁斧。其中石斧3件。石刻刀2件。石镰1件。石环1件。石饰件1件。砺石1件。颜料石3件。铁斧2件。
图十 东周罐
图十一 东周盆
图十二 东周簋
图十三 东周盂
宋代遗存:
道路一条,长条状。长8.1、宽0.5-0.8米。路面用青灰色碎瓦片和石块铺成,厚0.1~0.15米,出土遗物2件。青黄釉瓷杯1件。釉不至底。侈口,尖唇外撇,浅弧腹,饼形假圈足,底内凹。口径 10.2、底径3.8、高6.8厘米。带柄铜镜1件。标本圆形带柄,柄已残。边缘起棱。直径6.6、厚0.4厘米。
墓葬1座。该墓为不甚规整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圻中部有二层台。填土土色混杂,土质松软。随葬器物大多零散出土在中下部墓葬填土中。墓坑长2、宽约1、残深0.2~0.5米随葬器物主要有各种瓷器,包括壶、杯、盏、碗等,还有擂钵1件,泥质红硬陶口灰褐色,敛口,一侧沿口有流,口沿下有一道凸棱,斜腹,小平底 内壁有放射状条纹刻槽。琉璃珠1颗,蓝色。中间有孔。孔径0.2、直径0.9米。
墓中出土的瓷器类型,无论是从器物组合还是具体的器物特征都与益阳羊舞岭窑址宋元时期生产的同类器相近吐推测出土的这批瓷器有可能就是羊舞岭窑址生产的。
麦子园遗址采集商周时期数十个碳标本,抽取其中8个送交北京大学加速质谱实验室,根据碳十四检测年数据经树轮校正后的年代集中在公元前1530年至前1190年,因此推测商时期遗存的年代为二里冈上层偏早至殷墟时期。
西周时期遗存的可复原器形较少,高领罐、折沿罐、折沿釜、竹节形豆、大口缸等大部分器物与商时期遗存有直接的继承关系。西周时期器形有所减少,多种罐、篡类器物基本不见,炊器除了釜,新增加了鬲。经树轮校正,碳十四标本测年数据为公元前830年至前740年,相当于西周晚期和两周之际。结合该期出土的器物,推测该期遗存大致为西周中晚期。
东周时期出土陶器可与桃江腰子仑墓地出土的陶器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经树轮校正后的年代在公元前780年至前390年之间,结合出土遗物特征,推测东周时期遗存的年代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偏晚。以及冶炼青铜器的石范,因此该聚落可能具有一定的等级。
西周时期遗存其中出土两件摆放有序的青铜环,或与宗教祭祀有关。可能是开挖的一条奠基沟。本期出土的刻画石是珍贵的艺术品。其石料中含有一小块绿玉,非产自本地,可能是交换而来。与上期主要利用砾石不同,这一期较多使用当地的山石加工石器。岀土的多种网坠说明捕鱼经济的发展。
东周时期遗迹中有陶窑。窑上部已被破坏,相关遗迹有丢掷陶器废品的陶垫(拍)、颜料石、可拼接组合的豆身与豆柄、鼎身与鼎足,以及烧制变形的陶罐等遗物可能与窑的生产有关。这一区域应为陶制品生产区。
麦子园遗址中商时期文化遗存最丰富又最具特征,与资水中下游的安化城埠坪遗址四、桃江许家州遗址、益阳羊舞岭遗址的年代接近,文化面貌较为一致。如陶器主要是平底器、圈足器,有少量圜底器,不见二足器。炊器都为折沿釜,不见鬲、陶质以泥质陶为主, 陶色以红色为主。纹饰一般为弦纹、绳纹、刻划纹、方格纹、附加堆纹,流行泥质红陶高领罐,不见或少见印纹硬陶。可见,麦子园商时期文化遗存可代表资水下游一种新的地方文化类型,可称之为麦子园类文化遗存。
麦子园类文化遗存中的高领罐、竹节形豆与皂市文化的同类器相似平折沿、 长溜肩的特征与湘西朱家台文化典型陶罐的风格接近:簷卷沿、束颈、折肩、下腹斜收、平底的特征与荆州荆南寺遗址的凸肩罐时、宜昌路家河遗址的鼓腹罐时相似,应是间接受到了三星堆文化的影响。总体而言,麦子园类文化遗存以本地史化因素为主,与北面、西面的商文化盘龙城类型、皂市文化、朱家台文化等有交流,而与东面的“印纹硬陶文化”联系较少。
麦子园西周时期遗存的文化面貌较为单纯,基本为本地文化传统。距离麦子园遗址直线 距离不足50公里为湘江下游法水流域的炭河里遗址。两者聚落等级不同,从出土的遗物看,麦子园西周遗存中没有发现炭河里遗址带有商周文化因素的鼎、篦、豆、盆等器物和代表炭河里文化本地文化因素的鼎和硬陶器,因此两者交流似乎并不紧密,对资水下游与湘江下游这一较大区域的文化属性划分还有待重新审视。
湖南东部是商周时期百越民族居住地,这里已广泛发现和发掘了一批东周时期越人墓葬,但相关的居址很少,此次麦子园遗址的发掘在一定程度弥补了这一空白。
从麦子园遗址出土器物来看,我县早在商代起文明水平已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房屋建造、道路交通、铸造技术、农业种植等都已相当成熟。这里的居民已经是一个文明水平较高的群体,
数千年以来碧波荡漾的资水孕育着桃江人民 ,这里地处丘陵,竹林密布,到处是竹的海洋,有着风和日丽、山青水秀的美景 !这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物产富饶。把桃江人民置于赏心悦目的图画之中!这里的地形适合稻作生产 , 也宜鱼猎生活。麦子园出土的刻画石中一面刻有鱼形图案,另一面刻有1条鱼和1只鸟,并岀土了多种网坠说明了当时鱼猎经济的发达。由于这里自然地理优越 , 人们为解决温饱所付出的劳动也相对要容易些, 自古以来农作生产都较为安定 , 能够自足的生产生活不需要长途跋涉 , 四处奔波。麦子园遗址遗迹从商至唐宋有着很好的延续性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农耕生产需要按部就班的特性 , 不可急于求成 , 久而久之 , 人的心绪也自然趋于松弛 、舒展 、平缓而坦荡 。这就造就了人们一种秀婉柔弱的气质趋向,不难看出麦子园遗址出土各类器物都有着温文尔雅的艺术风格,规范、含蓄、雅致 ,不够豪爽雄浑!追求实用。这种原始的本质延续至今,就产生了黎锦晖心目中的桃江美女的心灵形象“多媚多娇”。
通过对麦子遗址挖掘报告的结论,可见我县上古时代起就有越人南迁至此,至商周时期已经在此安居乐业了,在此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之后在历经数千年历史演变,可以说桃江的历史楚败越以前基本上是夷越文化 ,秦灭越后基本上是汉族文化,其间受战乱影响巴蜀文化也在我县客串,最终各民族就彻底融合到本土汉族中了,所以我们今天的桃江人的血统可以说已是多民族的混血。通过多民族优势互补进化,造就了桃花江姑娘形态美的良好基因。桃花江姑娘继承了越文化的厚嘴唇,巴人文化的大眼、楚文化的细腰,资水滋润的雪肤!其实每一个时代对女性美的诠释并不相同,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魏文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到了现代,桃花江女子历经数千年的多民族血统混合演变,普遍是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娇小玲珑 ,细腰雪肤,朱唇皓齿。可谓结合了当代美女的各种审美标准,以至于黎先生来到桃花江就被桃花江女子朴实的美貌而春心激荡,顿时间便灵感大发,写下了《桃花江是美人窝》这曲经典名作!
所以通过考古的发现,足以证明桃花江是美人窝是有着深深的文化根源的!目前为止麦子园遗址就是桃江已知最早“美人窝”发源之地。
扫描二维码
关注桃江公共文旅云微信公众号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太平路107号
TEL : 0737--8822764
版权所有 桃江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Copyright ©2018 湘ICP备15008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