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文化娱乐的歌舞之一,以鼓乐伴奏而得名,俗称“花鼓”、“打花鼓”。 据地方资料表明,它源于明末清初,是在本地民歌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其它的游艺形式逐渐发展形成。 音乐以锣鼓打击乐、大筒、唢呐为主,在锣鼓点子声中插以人和唱,情节奔放激昂的“呐喊花鼓”。其表演形式可分对子花鼓、双花鼓和群花鼓等。 对子花鼓是一丑一旦,双花鼓为两丑一旦或两旦一丑,群花鼓有五丑五旦或十丑十旦不等。其曲调大多是由民间山歌小调演变而成,群众喜闻乐听。动作源于生活,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表演上讲究唱、作、念、舞四功。其表演特点:“小丑脸抖嘴歪鼻动功,舞眉弄眼妙趣生,花扇飞舞随意转,上蹦下跳矮步升;小旦起步风摆柳、手出兰花柳叶手,低头抿嘴眼传情,轻移漫步飘手巾。”在表演风格上为小丑活泼放荡,小旦含蓄端庄,旦高丑低,旦行丑随,具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艺术特色。唱词来自生活气息浓厚的“采茶”、“送财”“送子”、“送郎”、“劝郎”、“五更阳雀啼”、“十杯酒”等。 地花鼓常与龙灯伴演,俗称“龙灯花鼓”或“围龙花鼓”。常在节日、婚庆、寿诞接地花鼓到家欢庆。也表演“小放牛”、“捉泥鳅”、“扯萝卜菜”、“补缸”等节目。尤以春节为盛,遍及城乡,成群结队沿门演唱。主家则放鞭炮相迎,并赠送红包、茶点、香烟。
地花鼓又称“对子花鼓”。清同治年间开始在益阳流行。多于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演出。分一旦一丑单花鼓,二旦一丑双花鼓和多且一丑或多旦多丑群花鼓几种。当地人称丑为“小花脸”或“三花脸”,头戴无边草帽,系白裙,执青折扇,演出时多走矮子步。旦着彩衣裙,戴凤冠,演出时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摇步、膛步、云步和闪步。向有“旦角风摆柳,丑角巴地梭”的说法。最具特色的舞蹈组合动作为“车窝子”,分为单双窝子、滚筒窝子、阴阳窝子等数种。按音乐分,又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伴奏乐器以锣鼓、唢呐和大筒为主,唱词多为七字句。主要曲目有《望部》、《对花》、《十锈》、《送子》、《挨角》、《比古》、《月照山》等。地花鼓表演时,四周围以龙舞者叫围龙花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挖掘整理,益阳的地花鼓有较大创新。1963年,地区群众艺术馆编印地花鼓专辑,供各县、市选用。1980年,益阳市举办地花鼓专业人员培训班,通过广泛征集和整理,编成《益阳地花鼓》专辑,收有《十杯酒》、《拖地板》、《红灯歌》等26个曲目。安化县创作的《老伴瞧山》、《偏偏爱你作田哥》等,深受群众欢迎,曾获湖南省文化厅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