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讲究贵贱有等,贫富有差。清末,桃江衣服由以前的宽腰博带改为短袖轻裙,便于做事、走路。富人多穿左襟长衫,外罩对襟马褂。马褂在清代极为流行,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之分。女子穿镶边大襟袄、宽腿裤,姑娘多穿百褶裙,佩以云肩、围巾、手笼子。穷人男穿左襟短衫、大裆裤,女人左襟短衣、宽腿裤、布裙。
辛亥革命后,服饰变化大,有地位的男子仍穿长衫,取消马褂,兴穿中山装、西服。后兴起穿大翻领对襟式大衣。男子上山下地穿对襟短装,腰系方布围裙,俗称“襦拂”、“襦笼子”,没膝,以挡污物。小腿缠“绑腿”,俗称“箍脚”。白罗布长巾缠头,白须外露,以示美观。富家女子穿长袍或旗袍,布料为绫罗绸缎。女性教师、学生兴蓄短发,着短衫、短裙长袜,春秋季多着单旗袍。农家女子多穿红衣绿裤,乡下有“红配绿,看不足”之说。
民国时期,桃江男人仍穿长衫马褂。马褂一般不在家里穿,外去会客、办事才穿,罩在长袍外面,显得富有、气派。也有乡绅耆老仿古,峨冠博带者。女士则穿大襟中统长袍,大袖宽摆,不像如今女人,衣服把屁股箍得绷紧,走起路来两瓣屁股一扭一扭,很性感、撩人。那时的女人穿衣不兴把屁股露在外面,只有那些官太太穿高叉旗袍,故意将臀部包得紧紧,旗袍叉开得老高,走起路来露出丝袜大腿,那才叫高贵,才叫漂亮。与城镇比较,过去农村穿着随便得多,大多数农村男女老幼穿着古板,看不出“曲线”,也展示不了风韵。且大都穿右侧开口的大襟衣,衣上钉着裁缝师傅盘制的布扣子。过去农村的细伢子不分男女,都穿开裆裤,屁股裸露在外,大人子怕他们频频急尿尿湿裤子,洗起来麻烦。到了七八岁就改穿连裆裤,以避不雅。
20世纪50年代,男子除少数人仍穿长袍外,多着中山装;妇女多着列宁装,色以青、白、蓝、灰居多。1954年学苏联模式,男子曾一度穿花布衣服,不久弃穿。
不久,“机器衣”兴起,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人,看见街上人用“缝纫机”做衣服,用脚一踩踏板,缝纫机就“哒哒哒哒”转动起来,密密麻麻的针脚从压板下吐出来,于是一窝蜂兴起穿“机器衣”。女的时兴穿“列宁装”,胸前钉两排扣子,右边三粒是真扣子,扣在扣眼里;左边三粒扣子是匹相作装饰的,大衣领,披肩,掐腰,有摆,衣身比较长,不露屁股。老一点的男人家还是穿自家屋里缝制的大襟衣,青年人赶时髦穿“青年装”。年轻女子仿照苏联女性穿起“布拉吉”,“布拉吉”是一种“连衣裙”,苏联人叫“布拉吉”。
文化大革命开始,“军装”之风兴起,军装风行草绿、青、蓝等颜色,男男女女都以着军装为时髦,想尽办法弄一套,穿着近乎千篇一律。拥有一顶军帽简直就是“帅哥”、“靓妹”。“文革”时,男女服装式样以军装为主,颜色为草绿、青、蓝。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什么式样就有什么式样,真是日新月异,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应有尽有,目不暇给。
就布料说,清朝、民国时期,有绫罗绸缎、白洋布、青洋布、士林布等,平民百姓多穿“家机布”。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毛哔叽、华达呢、直贡呢、棉绸、卡机布、灯芯呢、沅江青布等。“文革”有的确凉等。那时市场多布店,极少成衣店,穿新衣多请裁缝师傅进屋手工裁制。
在乡下,不管是男人家还是女人家,不讲究什么美观不美观,只要能遮羞御寒就行。比如夏秋季节的裤子,男女都单穿一条大裤裆的“扎头裤”,是颇具苏格兰风情的大裤脚,人在路上走,一阵风吹来,将大裤管兜裆鼓起,犹如电视剧《西游记》里风神放风时的大布袋,男人家一坐一蹲,稍微不注意就打出屌来;女人家也一样,单穿一条大裆裤,里面从来不兴穿贴肉短裤,一蹲一坐,大裤管就会水银泻地般“梭”地一下滑到腹股沟,露出白嫩嫩撩人的肌肤。裤头也不像现在系皮带,女的须80至85公分,男的须90至95公分,而是扯住裤头往身体左边或右边这么打一个折,将裤头扎进事先系在腰上的一根裤带里就作数。以后兴裤子侧边开口,有用带子紧锁裤脚口的“扎脚裤”,有在裤头捅一根裤带的“捅带裤”等。
“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桃江人爱美,除了讲究穿衣美,还讲究发、须的造型美和头、身饰物的佩戴美。
光绪庚子(1900)年始兴留额发,谓之“刘海“,桃江女子多效仿。儿童的发式以蓄搭毛子、剃马桶子盖为主。20世纪50年代学苏联“老大哥”,桃江男男女女蓄起“苏联头”,头发一边倒。“文革”期间兴剪“学生头”、理平头。改革开放以来,发廊、美容院大量涌现,头发追求各种造型,染发、烫发、卷发、彩发、拉直发、蓬松型、强力爆炸型等等,不胜枚举。更有描眉、祛斑、点痣、做双眼皮等整容、美容项目相伴而生。从清顺治起,男子后脑蓄发结单辫,辛亥革命后蓄辫一俗废除。旧时男子有自三十六岁起留胡须的习俗,胡须造型有“一字胡”、“八字胡”、“两头翘”、“飘须”、“兜腮胡”、“仁丹胡”等。
古人、今人都以头饰、手饰、胸饰为美。过去,缙绅富裕人家女子鬓花、簪发,饰以金玉珠宝,耳戴金玉环;也有官家、富户少女仿古,头饰用黄金白银珠玉作点缀的步摇,走一步摇一摇,欣赏者叹为观止。手戴玉戒指、玉钏;佩耳套、手套,胸部佩挂银制牙签、挖耳勺等物。金玉饰物的大小彰显饰物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普通民女也戴戒指、手镯,银制,头多饰绣花。贫家妇女很少金属饰品。贫家少女爱美,常以大红布花作头饰,亮亮然为小家碧玉平添了几分妩媚。那时女子喜欢傅粉施朱,做脸部化妆,或淡妆,或浓抹。贫苦人家女子因生活羁绊无钱买化妆品,就用一小片红色蜡光纸沾上水搽脸涂唇化妆美容,涂抹得恰当,也可增添几分靓丽。如今女子多坠耳环、所戴项链、戒指、手镯,为金玉制。戒指或饰以钻石。
民国期间,有权势的保长、乡长等地方官员、绅士都兴戳弯把卫生棍,以彰显身份和气派。其中有一种品级较高的文明棍,由两节组成,内藏利器,可作防身武器使用。
“文革”时期,男女老少胸前都佩戴毛泽东像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男女老少戴起了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钏、金戒指、玉钏、钻石戒指等,价格不菲,最贵的,一件价值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清末开始,桃江县民高底仄头鞋改穿白底阔面圆口布鞋。少数官绅着毛皮鞋。民国时期,桃江人无论男女老少,喜穿家庭手工制作的布鞋,女子多穿绣花布鞋。布鞋面子上有两根筋的叫“双鼻头鞋”,一根筋的叫“单鼻头鞋”。在家或晴天外去穿布鞋;雨天外去穿木屐、油鞋、钉鞋;上山下地穿草鞋;冬天穿棉鞋。
男人家穿圆口宽底布鞋,女人家穿“剪刀口”尖脚布鞋,细伢子多穿绣花虎头布鞋。桃江的俗话讲:“鞋大脚享福。”所以那时女人们用“零细布”打壳子做布鞋,要做得比脚大一些;给细伢子做鞋尤其在意鞋子的宽松,说细伢子是“上长物”,鞋膛不要做得太狭小,脚一长,鞋子就无法穿了。
辛亥革命以前,女的习惯包脚,以脚小为美。脚从娃娃包起,包脚时,除大脚趾向前伸直外,其余四个脚趾的趾腹要尽力变位下压弯曲到紧贴脚板心,让脚呈前尖后圆尚未绽放的“莲花”型,包到十八岁脚定型成“三寸金莲”为止,能够在量米的升子筒里转圈的脚才是合格的脚。细妹子如果不严格按照规矩包脚,弄不好就会成为“大脚板姑娘”,被人瞧不起,难以嫁到称心如意的人家。所以细妹子初次包脚,会被弄得嚎啕大哭,几个月年把不能独立行走。徐珂《清稗类钞》有描述妇女裹足后的情况:“自缙绅至小家,莫不以小脚相尚。此等妇女,率多不任步履。行街市中,亦必拄杖而行,或倩人扶掖,与残疾者无异。”辛亥革命后放脚,流传数千年的包脚一俗废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起穿瓦口套鞋、胶鞋,初次看见某干部穿起铮亮的皮鞋,大家十分惊讶:“啧啧,某某穿起哒‘黑老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多穿皮鞋、长筒胶靴,西装革履上山下地出工,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