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公共文旅云>文化遗产>【非遗视窗】熊亨瀚墓
【非遗视窗】熊亨瀚墓

2007年6月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复桃江县为革命老区,此批复是鉴于桃江县境内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未间断过,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在湖南占有一席之地,在桃江的革命史上,早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时期,就涌现了夏思痛、刘文锦、刘承烈等仁人志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夏曦、张昆弟、张子清、熊亨瀚等革命先驱先后在家乡组织革命团体,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可以说桃江革命史是一部值得湖南人骄傲的历史,这段荣耀的历史离不开一个叫熊亨瀚的人,他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红色经典,早已彪炳史册。

熊亨瀚(1894-1928)大栗港镇五羊坪人,中共党员,桃江著名的烈士和诗人,历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务委员,通俗教育馆馆长等职。大革命失败后,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七日在长沙英勇就义,年仅三十四岁。

纵观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推动全省反帝爱国运动忘我工作,1926年春,他得到了共产党人夏曦、郭亮、何叔衡等人的帮助,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中,他始终站在农民运动的前列,曾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到益阳视察农民运动,高度赞扬家乡农民的革命行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辗转湖南、武汉、江西等地,寻求党组织,1928年9月在武汉的行迹不料被反动派侦悉,11月7日于鹦鹉洲渡江处被捕,11月27日,武汉卫戌司令部将他押回长沙,28日清晨遇害,临刑前高呼:“打倒国党新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农民运动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他临终前的豪言壮语曾激励着无数后人。

熊亨瀚烈士墓位于桃江县大栗港镇五羊坪村八一塘组,北临资江,距五羊坪机耕道约300米,墓葬周围为农田村舍,熊亨瀚墓座落在农田村舍之中,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长7.6米,南北宽6米,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的长方形台阶上,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墓向座北朝南,坟墓外棺呈长方形,平底弧形,墓长2米,宽0.8米,高0.55米,内用砖砌,外面用水泥浇灌而成,墓前竖有花岗岩石碑一通,直书镌刻“革命烈士熊亨瀚之墓”。墓的四周矮垣环绕,绿树葱笼,坟墓其后正中耸立三通纪念碑,水泥质,高约2.5米,宽1米,正面琢刻毛主席语录,背刻烈士生平与诗抄。

熊亨瀚烈士墓后耸立的三通纪念碑,其中的一通上所琢刻的毛主席语录,格外引入注目“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以及熊亨瀚烈士临终前的豪言壮语“打倒国民党新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农民运动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正是这样的铿锵言词,曾激励着无数后人。熊亨瀚牺牲后,一大批桃江儿女,无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他们投身于革命洪流,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和革命斗争。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在桃花江这片热土上从未间断。特别是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救亡运动更是如火如荼。

1938年就成立了桃江区委,次年1月在烈士家乡大粟港就成立了大栗港中心支部,共发展党员71人。在党的领导下,桃江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帅孟奇、文仁桢、罗怀恕,益阳县委书记李文定、林煦春等多次到桃江视察党务工作和组织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6月,“平江惨案”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开展清查“异党”活动。1940年春,沅江中心县委书记胡家栋和长沙县铜官区委妇女委员曾淑兰(熊亨瀚烈士之妻),在组织遭敌破坏之后,由上级安排到桃江隐蔽。此后,常益中心县委书记罗怀恕也由汉寿转移至桃江大栗港中心支部。他以万银坳为据点。在此活动达两年之久。当时的大栗港中心支部被誉为“地下斗争的战斗堡垒”。大栗港人国民革命军原46军军长何宣将军,从家乡走出去,积极投身于全国的抗日阵营,在云南、云贵等地带领战士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有力地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成为了抗日战争史上一名著名的抗日将领。

熊亨瀚墓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处特色鲜明的县级示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桃江县文物管理所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保护。200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多年来,由于受周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上年久失修,熊亨瀚墓的整体格局和空间形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出现护墙开裂、剥落、墓园及保护区域内地面大面积开裂,部分沉陷,高低不平,杂草丛生,排水不畅,雨季积水严重。对此,桃江县文物管理所多措并举,从2013年10月开始切实采取措施把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周边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修补护墙、清除墓园及周边保护区域内杂树,平整了地面,铺设了甬道,使积水得到了有效畅通,加强了墓园的绿化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势力,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有效保护了文物本体,给游客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为桃江一处具有文化品位的旅游景点。

熊亨瀚烈士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一生,这是信念的永恒,光阴荏苒。今天,我们走进他的家乡桃江,探询烈士的足迹,发现相关熊亨瀚烈士的红色文物已无踪可觅。唯有坟墓依在,精神长留。从资水河畔走出去的他怀着一种梦想走进了当时的现实,消失在历史的地平线上,他宛如一颗灿烂的星星镶嵌在历史的天空。今天,我们走近他的墓前,以一种景仰的心情仰望、沉思,因为我们都带着资水浸润的印迹,资水是我们生命共同的脐带,我们的仰望与沉思其实是责任与使命的传递,是精神与文化的接力。一位诗人曾说:最应该记取的最容易忘记。资水东流,我们追忆,我们沉思,我们应该给我们的母亲河增添怎样的新荣光与骄傲。

如今,社会和平,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陶冶爱国情操,缅怀革命先烈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行动,熊亨瀚墓已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来自桃江境内及周边县市区的群众,慕名前往熊亨瀚烈士墓地,诵诗、献花篮、瞻仰,人民群众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烈士的怀念,特别是每年的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这里更是人头攒动,盛况空前,熊亨瀚烈士墓已成为人们乡村文化旅游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


侧面.JPG


正面近.JPG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7--882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