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棒鼓”是以我县的乍埠回族乡为主,流传于马迹塘、大栗港、三堂街一带所特有的一种走唱艺术形式。
“三棒鼓”在唐时称三杖鼓,明沈行符《顾曲杂言》曰:“吴下何来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有见之,起于唐咸通中(公元865年)。”与我县相传始于唐于苏子建、苏团姣兄妹所创不谋而合,明洪武年间始由回民迁徙传入我县乍埠回族乡。
我县的“三棒鼓”由一直径七寸五、高四寸的小鼓、一面直径四寸见方的铜锣、三根长七寸的刷有深红色漆的木棒,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并嵌入铜钱三枚,三根鼓棒上共九眼十八枚铜钱。三把长七寸八的木柄系有彩绸的尖刀,每把刀的背凿上有两个方孔,每孔嵌小铁圈三枚,另有三把长七寸八的木柄小叉。
表演时,由一人打锣击鼓,一人边唱边将棒或刀、叉抛向空中,随着棒上铜钱或刀上的小铁圈的沙沙声,在空中不停地翻飞变化出各种花样和手法。随着围观群众的不断增多,逐渐增加难度,以显示自己的功夫,往往能令观者啧啧称奇或惊出一身冷汗。流传至今的有“鱼戏花滩”、“满姑娘晒盐姜”、“鲤鱼跳龙门”、“满姑娘纺棉花”、“玉女穿梭”等,犹以“天女散花”难度最大,耍刀者要将三把尖刀抛向空中十多米高,不能失手,还要耍出各种花样。
“三棒鼓”有固定的曲调,唱腔风格朴实,旋律简单,唱词以五五七句、三一五三一句,三句为一组,歌唱节奏平稳,变化不大,易于上口,歌词以恭维、祝福之类为多。传统曲目有《桃园三结义》、《十二月放羊》、《劝世文》、《七十二行赞词》等,也可现编现唱,能做到见事有词诙谐幽默,因人而异。旧俗表演三棒鼓时不准谁站在主人家的堂屋正中演唱,只能在堂屋的左斜边演唱,有好事者同时邀上几对三棒鼓艺人同场竞技,在地上洒铜钱或硬币一把,要边耍棒或刀、叉,边弯腰捡钱,以捡钱多为胜。
解放后,乍埠回民老艺人李石泉、钟爱秀夫妇的三棒鼓参加1956年原深造专署举办的第一届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会演,获演出一等奖。1961年李石泉的徒弟李锡仁,1974年参加益阳地区工矿、农村文化调演以后,便经常参加各种汇演和演出,并获奖。
市非遗中心专家组来我馆检查非遗专项资金 使用情况并调研非遗保护工作
3月11日,由益阳市文旅广体局副局长罗卫荣带队,市文遗科科长蔡爱武、市非遗传承中心主任袁宁波、市非遗传承中心副主任萧垠、市非遗传承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佩琼组成的专家检查组到桃...[详细]
市非遗中心专家组来我馆检查非遗专项资金 使用情况并调研非遗保护工作
3月11日,由益阳市文旅广体局副局长罗卫荣带队,市文遗科科长蔡爱武、市非遗传承中心主任袁宁波、市非遗传承中心副主任萧垠、市非遗传承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佩琼组成的专家检查组到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