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越族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古老民族。《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颜师古所言“百粤”,即就是指越族人,可见它所分布的地域之广。当时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主要的居民就是越。由于分布广、分支多,所以历史上称为百越,“百粤杂处,各有种姓”。湖南远在春秋时期就有越人在湘水和资水流域繁衍生息,并创造了具有本民族自身特征的古老文化,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随着楚人对湖南的开发,从而楚越两民族杂处,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楚越文化融合的历史现象。目前,考古界有人论证三苗为越人的一支祖先,分布于洞庭、鄱阳之间,这一支越人,历史上称为扬越,其分布范围的北界,最早可溯到鄂东的长江以南。在这一区域里的湖南桃江县资水南岸一个名为腰子仑的地方,那里有一线不起眼的小山坡,荒草与灌木之下都是一片神秘的墓地,这就是在湖南考古界颇有影响力的腰子仑春秋古墓群分布地,也就是东周时期扬越族人在桃江资水一带生产与生活活动的聚居地,其地下埋藏的墓葬,一任二千五百多年岁月风尘的动荡洗礼,始终悄然静默在这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桃江县文物管理所进行文物普查时才被发现,后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局、原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于1989年至1990年、1991年分两次在墓地局部区域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重要的越文化遗物。使我们对墓主人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古越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从已发掘的墓坑分析,我们发现墓与墓之间相距1-2米,排列无序,墓葬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墓葬形制多样,包含有狭长方形窄坑墓,带头龛的窄坑墓,带腰坊的狭长窄坑墓,带二层台的长方形宽坑墓,长方形宽坑墓等五种类型,但它们几乎都是窄长形的,一般长宽比为4:1,最大长宽比为7:1。古越人生前“善用舟”,既然舟船是古越人生前生产、生活必需之物,死后用木料仿“舟”作为葬具,让死者在九泉之下继续享用,埋葬时开挖的墓坑形制为窄长形,体现了古越族的自身特点。很显然这是土著越人文化习俗的标志,有的墓还出现相互打破现象,证实了墓地沿用时间上的跨度。
我国古代从晚商时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葬的习俗,据墓葬分布特征分析,可以推定腰子仑春秋墓群也是个族墓群,族葬制是当时社会组织形态的反映。
113座墓葬共出土各类文物350件,大体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作战兵器三大类。其中铜剑35件,铜矛35件,铜铲22件,铜斧20件,铜削52件,铜鼎21件,铜戈3件,铜箭族5件,陶鬲14件,陶罐48件,陶豆14件,陶纺轮32件,陶鼎23件。特别是代表楚文化的陶鬲和代表越文化的越式鼎的出土表明在当时楚越两族在这一带相居一处,共用墓地,两种文化交流融合。铜削是当时一种用于剖篾来编制竹席的生产工具。越墓中男性墓随葬兵器,女性墓随葬纺轮,但两类墓都随葬有铜削的现象,表明桃江一带在当时竹类的加工业非常发达,桃江的竹子可能比现在还要茂密,大量兵器的出土表明当时越人的确英勇无畏,样式各一的陶器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富于创造性的审美。
桃江腰子仑春秋古墓群的两次考古发掘,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南省内的重大考古项目,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湖南省文物局、原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提出的“一流的考古水平,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一流的展示水平”三点指示,致力于做好发掘、保护与展示工作。确定了“现场文物保护第一,现场安全第一”的工作目标,考古工作者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均以最高专业水平认真提取器物和记录文物信息,发掘结束后,又及时整理发掘资料,并将考古发掘成果以最快速度在国家级权威刊物《考古学报》上发表。为下阶段做好古墓葬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桃江腰子仑春秋古墓群考古发掘引起广泛关注,与以往其他地区所发掘的同时期越文化墓地相比,腰子仑春秋墓地两次发掘涉及面虽小,但发现墓葬数量多,分布密集,出土器物数量多,种类丰富,工艺水平高,而且出土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古越文化的精华与精髓,提升了中华文物文化底蕴。文物作为古老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出土的重要越文化遗物,不仅提供了研究春秋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葬的典型材料,而且也为研究古越族社会组织(墓葬)及制陶工艺、冶炼(铜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丰富的考古信息更激发起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资料显示,桃江腰子仑春秋越墓地是迄今为止长江以南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成套、完整的古越人生产、生活活动遗物体系的墓地之一,在发掘出土的越文化遗物中,越式青铜鼎,扁茎无格短剑,“人”字断面削刀,孤刃钺,以“拍印的几何纹饰作为装饰工艺”的各种陶器,都将越文化自身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资水流域在先秦时期是文化面貌较为复杂时期,楚、越、巴、濮文化曾在这一带活动频繁,据文献记载和原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认为是越文化的主要活动区域,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考古发掘资料证实,腰子仑春秋墓群的发现及墓地小范围内发掘为这一区域、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揭开了新的一页。考古发掘证实,南洞庭湖区是越文化的重要活动范围,湖南境内的其他越文化墓地均没有该墓地的出土遗物丰富。该墓地不仅对研究资水流域洞庭湖区的越文化产生影响,而且对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越文化分布,文化内涵与特征都产生重要意义。
2007年,国家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为一种责任,也作为一项工作,桃江县文物管理所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腰子仑春秋墓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勘探。发现越墓分布范围从腰子仑往东方向一直延伸至邻近的石牛江,墓地分布面积约24万平方米,它分布面积之广,是迄今为止长江以南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大面积越文化墓地之一,进一步证实在先秦时期,越人一直是这里的原居民。
目前,腰子仑春秋墓群主体部分,除上述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对其整体状况有所破坏外,其余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墓群两侧除早年修建桃灰公路,加之乡里村民住宅对墓群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外,至今基本保存原样,其历史风貌和周边环境没有遭到破坏。
毋庸置疑,随着桃江腰子仑春秋墓考古发掘成果的广泛宣传和出土文物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这部桃江古越文化文明史将越来越清晰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在让人们认知湖南桃江发展与演变历史轨迹时,还能用文物展示加强文明交流,让世界观众更形象了解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烛照现实,使之成为更好地走向世界的“桃江名片”。
古语云:“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正是历史文化这种无所不在的渗透力和纵横捭阖的整合力,构成了人类物质和精神创造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民族认同的核心。
桃江腰子仑春秋墓群这块国字号文物名片,增添了桃江县城的内涵,提升了桃江的品位,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旅游不再只是一句话,而是一个地方强劲增长的实力比拼,能作为一个地方形象、身份和国民凝聚力标志的文物,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对于腰子仑春秋墓群这处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很好地保护它,呵护它,这是我们每个桃江人的责任。